汉字拆开读不得了,竟道破人生真谛(下)103
发表时间:2019-12-30 09:49 浮生若梦,一杯清茶解烦忧。 忙,就是“心亡” “忙“字,“心”“亡”为“忙”,人一忙,“心”就丢了。 一个行色匆匆的人,往往是一个无“心”之人。忙中出错、忙中出乱,就是因为忘记倾听内心的声音。一个疲于奔命、无“心”生活的人,怎会不会犯错出乱,又怎能把自己的人生过好呢。 日子再忙,也要留点时间,谈谈风花雪月。苏东坡就曾写道:“无事此静坐,一日似两日。”若无法从喧闹的尘世中跳脱出来,不妨闲坐,从热闹处回归到生命的本真,为浮躁的心灵养一方净土。 忙里偷闲,让“心”回归,人才会安宁,事才会从容。 人生的优劣,先天只能决定一部分,后天努力却不容小觑。 且看“劣”字的构造:少与力。若一个人在每件事上都要偷懒,哪怕他先天条件好些,最终也不免要在人生的跑道上落后。 就像龟兔赛跑的故事,道理简单却实在。有人生来条件差,但后天奋进,令人刮目相看;有人老天赏饭,却克服不了惰性,最终铩羽而归。 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你的付出,决定你人生的优劣。 “患”字,上面是一个“串”,下面是一个“心”,像一“串”的“心”,即是多心,患得患失。 一种是贪得无厌。若一个人不能一心对待得失,这也想要、那也想要,怎能不心生忧虑呢?最终往往什么也做不成,得不到。 一种是害怕失去,尤其在感情上。古龙曾说:你想得到的越急切,失去的可能就越大。人一旦多心,就把感情搞得越来越复杂,离当初的单纯远了,所爱之人也越来越远。 我们都该学会慢慢放下,对人对事,简简单单,一心一意。 “怕”字,由“心”和“白”组成。内“心”一片空“白”,往往是一个人内心空虚、不自信的时候。 无畏者,一是初生牛犊的无知,一是历经磨炼的自知。方法,无非是懂得不间断地学习、自省,以信念自勉,以仁爱充实心灵,拒绝无所事事、自欺欺人。如此,内心便有了底气,自然不怕、不惧。 心有所期,无畏无惧。 “夸”字,上面是个“大”,下面是个“亏”,可以这样理解——一个自大的人,总要吃大亏。 自信与自大不同,前者是气定神闲、不卑不亢,后者往往喜欢哗众取宠,或掩饰自己的无知无能。 世间当然不乏狂傲的天才,但多数人更需要看本钱,认清自己的位置。随意的不自量力,终会在不断的膨胀和莽撞中遭受教训。 从更大的层面上说,一个民族也要避免虚假的自大。如梁思成说:“一个民族的自大和自卑都源于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,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,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,产生深层的民族自尊。” 自尊是正途,自大要吃亏。 有人说 一个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但在我眼中 一个汉字就如同我们的人生 它包含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是一束照亮我们生命的光 认得汉字,赏得风月 识得箴言,悟得人生 是我们生而拥有的福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