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,怎么办?其实,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,有很多原因,关键是如何找到原因,对症下药。一般原因和建议对策如下: 建议对策: ◐ 帮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,让孩子有成功表现自己的体验,增强自信心,创造机会让孩子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特长。 ◐ 鼓励孩子多与同伴接触。同龄伙伴一起玩耍,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,达到锻炼孩子胆量的目的。 ◐ 用温和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错误。父母一定要有“孩子是在犯错当中长大”的观念,当孩子犯错时,不要苛责、讥讽,而是要循循善诱,帮助孩子总结经验。 建议对策: ● 告诉孩子有些同学只是随口一笑,是无心的。
● 告诉孩子回答错了很正常,没有人可以保证每次的回答不出错,相信老师和同学更多的鼓励和肯定。 ● 父母要多与老师沟通,老师和家长的巧妙配合很重要。 一位名师有个妙招,既能让学生积极举手发言,又不用担心同学的嘲笑。这个妙招就是“左右手”。 其实也很简单,也很有趣。老师和“指定”学生约定,以后上课,无论老师提出什么问题,他马上举手,能回答的问题,举右手,不能回答的问题,举左手。举左手的时候,老师保证绝对不会让他回答。 因为和老师有约定,“指定”学生照做了。起初,他每次都举左手,老师很守诺言,从来不曾叫他,但经常会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。终于有一天,老师惊喜地发现,他举右手了!老师赶紧叫他回答,他虽然有点小声,但是回答得完全正确。全班同学鼓起了热烈的掌声。他永远忘不了那一次的掌声,渐渐地,他举右手的次数越来越多。 建议对策: ▶ 认真预习,带着问题进课堂。 ▶ 认真听讲,在课堂上担任“小老虎”,眼睛“盯着”老师。 ▶ 担心表达不好时,尽可能说的简短一些。一是给别人留下了思考空间,二是没准别人还认为你很有表达技巧呢! 所以,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,一般存在三种情况: 一是由于孩子个性的原因,存在胆怯心理。这种情况的孩子,父母主要是增强孩子自信心,帮助孩子“壮胆”。 二是担心受挫遭到同学笑话。这种情况的孩子,父母主要是让孩子明白“同学只是随口一笑”而已。 三是想积极发言,但是不会回答。这种情况的孩子,父母主要是帮助孩子提升“会回答”的能力。 本文选自《家庭教育活字典系列》 原创作者:才爸,厦门市妇联、教育局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;感动厦门人物,厦门市好夫妻、道德模范;央视《向幸福出发》特邀专访嘉宾。
文章分类:
家庭教育
|
|